第75章(2 / 2)
好在还来得及。只要余下的时光风平浪静,就还有机会弥补。
寒假很快过去。开学不到半个月,就迎来了学业水平测试。
临考前两天,十二班陷入了一种群体性焦虑。课上不爱接话,课下也紧张兮兮。有的人像是魔怔了一样,就连去个厕所都要带上一张写满了知识点的小纸条。
许千准备的还算充分,假期时信心满满,一点也不紧张。结果开学没两天就被班级里的气氛传染,心里也没了数。想着把握好最后几天冲刺一下,却静不下心,离得越近,越记不下东西,物理和化学的词语扭曲着缠成双螺旋结构,一做题就要从头开始一个一个排查。
她已经不打算拿a了,只求及格,能顺顺利利地拿到毕业证。花姐总是宽慰他们,说北高的学生错不了,每年全校加在一起不及格的也不过十个,不要自己吓自己。
王旭然听到这话,苦笑着把笔往桌上一丢,“不过十个也得有我一个。”
由于陆陆续续转进了不少理科生,现在的十二班早已不像当初那样宽敞。原来的单人单桌并在一起,两人挨着,让出的走道只允许单向通过。王旭然那边一开口,沮丧的心情一个接一个传递,弥漫在全班。
就算是玩笑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万一真的那么“幸运”,成了十个里面的一个呢?
心里打鼓的时候,人就会不自觉地寻求庇护,甚至于求仙问佛,图个踏实。北高是个盛产“神”的地方。毫无疑问,许千就是其中之一。
中午和傍晚吃饭的时候,总有人端着盘子坐到许千身边,从记不住的知识点开始,一直问到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干点什么。
许千虽然是泥菩萨过河,但还是强打起精神,耐心地开导、解答。她总觉得自己作为班长,还是班级第一,有必要发挥一些正向的引导。日子这么苦,大家还愿意相信她能带来一点点甜,她没理由扫兴,于是化身励志大师,喂完鸡汤再打鸡血。说得多了,居然让自己也平静了不少。
考试那天,所有人都早早地来到了学校。
因为是全市分考场,所以除了北高的大部分学生留在本校考试以外,还有一些外校的学生也被分到了北高的考场。
许千第一次在操场上见识到这么多生面孔。与此同时,她也是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外界都说北高的孩子不一样。放在一起,你总能轻而易举地认出人群里哪个是北高的、哪个不是。就算都套上同样的衣服,神态和气质也是不一样的。 ↑返回顶部↑
寒假很快过去。开学不到半个月,就迎来了学业水平测试。
临考前两天,十二班陷入了一种群体性焦虑。课上不爱接话,课下也紧张兮兮。有的人像是魔怔了一样,就连去个厕所都要带上一张写满了知识点的小纸条。
许千准备的还算充分,假期时信心满满,一点也不紧张。结果开学没两天就被班级里的气氛传染,心里也没了数。想着把握好最后几天冲刺一下,却静不下心,离得越近,越记不下东西,物理和化学的词语扭曲着缠成双螺旋结构,一做题就要从头开始一个一个排查。
她已经不打算拿a了,只求及格,能顺顺利利地拿到毕业证。花姐总是宽慰他们,说北高的学生错不了,每年全校加在一起不及格的也不过十个,不要自己吓自己。
王旭然听到这话,苦笑着把笔往桌上一丢,“不过十个也得有我一个。”
由于陆陆续续转进了不少理科生,现在的十二班早已不像当初那样宽敞。原来的单人单桌并在一起,两人挨着,让出的走道只允许单向通过。王旭然那边一开口,沮丧的心情一个接一个传递,弥漫在全班。
就算是玩笑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万一真的那么“幸运”,成了十个里面的一个呢?
心里打鼓的时候,人就会不自觉地寻求庇护,甚至于求仙问佛,图个踏实。北高是个盛产“神”的地方。毫无疑问,许千就是其中之一。
中午和傍晚吃饭的时候,总有人端着盘子坐到许千身边,从记不住的知识点开始,一直问到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干点什么。
许千虽然是泥菩萨过河,但还是强打起精神,耐心地开导、解答。她总觉得自己作为班长,还是班级第一,有必要发挥一些正向的引导。日子这么苦,大家还愿意相信她能带来一点点甜,她没理由扫兴,于是化身励志大师,喂完鸡汤再打鸡血。说得多了,居然让自己也平静了不少。
考试那天,所有人都早早地来到了学校。
因为是全市分考场,所以除了北高的大部分学生留在本校考试以外,还有一些外校的学生也被分到了北高的考场。
许千第一次在操场上见识到这么多生面孔。与此同时,她也是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外界都说北高的孩子不一样。放在一起,你总能轻而易举地认出人群里哪个是北高的、哪个不是。就算都套上同样的衣服,神态和气质也是不一样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