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一梦千秋(二十四)(6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另有一急性子暴脾气的老翰林直接说道:“我且问你,方才那篇策论可是你亲手所作?”
  阮青松隐隐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却苦于找不到线索,只更加小心谨慎地应对道:“正是。”
  老翰林又道:“何时所做?”
  阮青松态度恭谨:“宫禁森严,往来进出都必须细细查探过,殿试又要临场作答,不可生搬套作,自然是方才想就。学生适才急中生智,由眼前诸位同来参加科举的兄台,想到兴国之策,童稚之语,粗鄙庸俗,侥幸入此大雅之堂。”
  老翰林冷哼一声:“我看你这篇策论分明雅得很。”
  阮青松听这话不对味儿,略显踌躇地回道:“学生,愧不敢当。”
  “你是该有愧,却不是因为文章的缘故,而是因为你自身品行不端,竟然剽窃他人作品。”老者厉声道。
  阮青松大惊失色:“先生明鉴,《少年中国说》实乃小人拙作,何来剽窃?”
  “中国”一词在古代含义甚广,并非后世普遍认知的国家名称,乃是指代中原腹地,因着姜国幅员辽阔,京都却设置在黄河流域,所以这篇文章的名称不改也使得。
  老者却道:“如此说来倒是我冤枉了你不成?呵,好叫你知道,这篇文章老朽月前就已拜读过,除了个别细节外,其余各处均与你所背诵的内容一般无二。”
  这怎么可能?!《少年中国说》是他前世上学时背诵的一篇课文,因为后来做网络写手时曾经多次引用其中名句,久而久之竟一字不差地记在脑海里,姜国人又怎么可能会知道它的存在?
  阮青松惊慌之下,口不择言,大声叫道:“不,不可能,我不相信,定是你看错了,再不然便是有人想要陷害我,是也不是?!”
  那老者德高望重,在姜国文坛极受人推崇,何曾被人如此当面顶撞,当即语气冷淡地说道:“老朽行将就木,还会诓骗你这黄毛小儿不成?”
  姜琸看了看满脸委屈与可怜的阮青松,缓声道:“太傅莫急,许是这其中有什么误会呢?”
  被尊称为太傅的老人不屑地轻声一笑,“能有什么误会,不过是想要征名逐利,又没有这份实力,私心作祟!旁的也就是罢了,读书人第一要紧的乃是修身立德,倘若德行有亏,即便能够做到笔扫万军,点石成金,也不过是天字第一号的文贼,真真是有辱斯文!”
  阮青松咬住唇瓣,泣声道:“你含血喷人!”
  太傅实在懒得与他多费口舌,因说道:“你若不信,只管到今早新开张的墨和斋买一卷《汇真集》便知。”
  见阮青松仍是一副不知悔改的模样,不免大失所望,冷声道:“可巧那书斋的主人正在这里,不如你与他对质一番,是非曲直,自能辩白清楚。”
  事情越来越脱离掌控,阮青松心中忽然涌上强烈的不祥之感,问道:“墨和斋的主人是谁?”
  白檀闲庭信步般走上前来,笑吟吟地说道:“是我。”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昨天努力码字一夜,总算赶上了,每天晚上会尽量多写一点,感谢大家
  姜戎已经起义,故事也要走向尾声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