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十三行女老板 第134节(3 / 4)
这伙形迹奇怪的年轻人正是周知意和她带领的沈志强等年轻的设计师们,大家兴致都很高涨,上回周知意去西北他们没能跟着一同领略,这次的祝县之行终于带上他们了。
周知意一路走过来,只是粗略的大概扫几眼,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或是做成了装杂物的大筐子、或是做成妇女胳膊上挎着的菜篮子、抑或是孩童手里拿着玩的小篓子,她心里的想法仿佛得到印证般越发清晰。
“姐姐,我想问下祝韶华是你们村子的吗?”周知意拦住一个领着孩子的中年女人询问着,“我有事想要找她。”
已经被人叫了好几年“祝季男他媳妇”、“四婶子”的女人被这一声“姐姐”直接硬控三秒,愣住了片刻后随即控制不住的笑到合不拢嘴,“你是二表伯叔他闺女韶华的朋友啊?来来来,我带你们过去找她……”
女人也顾不上回家给手里的“泥猴”洗脸了,拉着孩子脚尖一转,热情的在前面带路。
“你们一看就是打南边来的,是不是韶华那丫头前些日子去南方进货和你们认识的?这丫头也是虎,一个小姑娘家家的自己都敢坐着火车跑那么老远去,怪不得她能赚着钱呢……”
还不知道自己被这样一通夸的祝韶华此时就在她自己家里。
一副老实朴素农民模样的夫妻关好家里的门窗,像做贼似的开始数钱,一张大团圆、两张大团圆……
“娃她爹,这都赶上咱们一年赚的钱了!”中年妇人双眼锃亮,兴奋地说道。
一旁的男人跟着重重地点头,这还只是三个月!三个月就赚了这么多啊!
两人绝口不再提什么订亲、嫁人之类的话,实打实的好处比任何话都管用,闺女说现在不想结婚嫁人,那就由着她去。他们又不是傻,好好的金凤凰不留自己家里、还硬往别人家塞。
十二、三岁样子的小女孩仰头去看身旁的人,她朦胧间参透一个新的道理,这个家里谁赚钱、谁拿话语权。
“姐,我想继续读书行吗?”
祝韶华揉了揉妹妹的头,轻笑着说,“行,怎么不行!姐供你!”
说完,祝韶华又重新看向乐不可支的爹娘,他们虽然思想传统老旧,但现在看她能赚钱,已经不催着她嫁人了,她已经改变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步,但接下来呢?
祝韶华眼神中有些迷茫。
爹娘虽然觉得这些日子她做生意赚的钱已经很多了,但眼界变得更开阔的祝韶华知道,这其实并没有多少,就算是重回八十年代,遍地是商机,但要想真的赚大钱,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就像她南下新宁进货,零零碎碎进了好几种带回来卖,也是快三个月才全都卖掉。
衣服,祝县的人们还勤俭节约到扯布自己做,只有县城零星几个有钱人家的姑娘才会看款式好看、花钱来买祝韶华从新宁带回来的衣服。
电子表,一开始确实有些男青年来买,但有能力又舍得花钱撑面子的男青年也就那些人,最后一块电子表险些“砸”在她手上。
袜子、丝巾、香皂……这类小商品背个包就能带回来,祝韶华不是第一个卖这些东西的,也不是唯一一个卖这些东西的人,一模一样的商品,自然是谁价格低谁卖得出去,只是这样一来她卖这些东西也赚不了多少钱。
上次进的货都卖掉了,她肯定还是要再去新宁进货的,但是进什么货呢?祝韶华心头茫然,感觉自己找不到方向了。
“怎么大白天门窗都关得这么严实啊?人都不在家吗?二表伯叔!韶华——家里有人在吗——”
祝韶华回过神来,一旁的爹娘匆匆把钱都收好。
她从屋里出来,拉开院门,先是看见了同村的熟人,“四婶子,你怎么过来了——”
祝韶华话一停,她看到了四婶子身后的人。
“你好,”周知意对着她轻轻一笑,“我们又见面了。”
半晌后,崭新的茶杯盛着热水放到了周知意面前,她抬头对那人道了声谢,“谢谢伯母。”
“哎,不用谢。”祝母局促的说,把水一个个放到这些年轻人面前,然后就很快“逃”走了,她老头和小闺女早就已经躲到外面院子里了,没办法,看着这些衣着体面、谈吐客气又礼貌的城里人,他们实在是“害怕”。
没一会儿屋子里就只剩下了祝韶华和周知意等人,莫名有点像鸠占鹊巢似的。 ↑返回顶部↑
周知意一路走过来,只是粗略的大概扫几眼,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或是做成了装杂物的大筐子、或是做成妇女胳膊上挎着的菜篮子、抑或是孩童手里拿着玩的小篓子,她心里的想法仿佛得到印证般越发清晰。
“姐姐,我想问下祝韶华是你们村子的吗?”周知意拦住一个领着孩子的中年女人询问着,“我有事想要找她。”
已经被人叫了好几年“祝季男他媳妇”、“四婶子”的女人被这一声“姐姐”直接硬控三秒,愣住了片刻后随即控制不住的笑到合不拢嘴,“你是二表伯叔他闺女韶华的朋友啊?来来来,我带你们过去找她……”
女人也顾不上回家给手里的“泥猴”洗脸了,拉着孩子脚尖一转,热情的在前面带路。
“你们一看就是打南边来的,是不是韶华那丫头前些日子去南方进货和你们认识的?这丫头也是虎,一个小姑娘家家的自己都敢坐着火车跑那么老远去,怪不得她能赚着钱呢……”
还不知道自己被这样一通夸的祝韶华此时就在她自己家里。
一副老实朴素农民模样的夫妻关好家里的门窗,像做贼似的开始数钱,一张大团圆、两张大团圆……
“娃她爹,这都赶上咱们一年赚的钱了!”中年妇人双眼锃亮,兴奋地说道。
一旁的男人跟着重重地点头,这还只是三个月!三个月就赚了这么多啊!
两人绝口不再提什么订亲、嫁人之类的话,实打实的好处比任何话都管用,闺女说现在不想结婚嫁人,那就由着她去。他们又不是傻,好好的金凤凰不留自己家里、还硬往别人家塞。
十二、三岁样子的小女孩仰头去看身旁的人,她朦胧间参透一个新的道理,这个家里谁赚钱、谁拿话语权。
“姐,我想继续读书行吗?”
祝韶华揉了揉妹妹的头,轻笑着说,“行,怎么不行!姐供你!”
说完,祝韶华又重新看向乐不可支的爹娘,他们虽然思想传统老旧,但现在看她能赚钱,已经不催着她嫁人了,她已经改变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步,但接下来呢?
祝韶华眼神中有些迷茫。
爹娘虽然觉得这些日子她做生意赚的钱已经很多了,但眼界变得更开阔的祝韶华知道,这其实并没有多少,就算是重回八十年代,遍地是商机,但要想真的赚大钱,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就像她南下新宁进货,零零碎碎进了好几种带回来卖,也是快三个月才全都卖掉。
衣服,祝县的人们还勤俭节约到扯布自己做,只有县城零星几个有钱人家的姑娘才会看款式好看、花钱来买祝韶华从新宁带回来的衣服。
电子表,一开始确实有些男青年来买,但有能力又舍得花钱撑面子的男青年也就那些人,最后一块电子表险些“砸”在她手上。
袜子、丝巾、香皂……这类小商品背个包就能带回来,祝韶华不是第一个卖这些东西的,也不是唯一一个卖这些东西的人,一模一样的商品,自然是谁价格低谁卖得出去,只是这样一来她卖这些东西也赚不了多少钱。
上次进的货都卖掉了,她肯定还是要再去新宁进货的,但是进什么货呢?祝韶华心头茫然,感觉自己找不到方向了。
“怎么大白天门窗都关得这么严实啊?人都不在家吗?二表伯叔!韶华——家里有人在吗——”
祝韶华回过神来,一旁的爹娘匆匆把钱都收好。
她从屋里出来,拉开院门,先是看见了同村的熟人,“四婶子,你怎么过来了——”
祝韶华话一停,她看到了四婶子身后的人。
“你好,”周知意对着她轻轻一笑,“我们又见面了。”
半晌后,崭新的茶杯盛着热水放到了周知意面前,她抬头对那人道了声谢,“谢谢伯母。”
“哎,不用谢。”祝母局促的说,把水一个个放到这些年轻人面前,然后就很快“逃”走了,她老头和小闺女早就已经躲到外面院子里了,没办法,看着这些衣着体面、谈吐客气又礼貌的城里人,他们实在是“害怕”。
没一会儿屋子里就只剩下了祝韶华和周知意等人,莫名有点像鸠占鹊巢似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