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来如此。”苏柳荷挺起胸脯:“团长,把我招进去吧。”
  顾毅刃揉揉她的头说:“不行,有你在我怕我先招了。”
  伍爷爷捏着鼻子,觉得好腻啊。
  七月中旬,酷夏来临。
  苏柳荷在四合院里带了半个月的坛坛,每天惦记着一个月的军训期闷闷不乐。
  顾毅刃有心开导她,拿着别人送的话剧院票回来带她去看话剧演出。这时候的话剧品类比之前八个样板戏丰富多了。
  苏柳荷看着上面是《雷雨》,想了想说:“那去看看吧。”
  坛坛交由伍爷爷带,家里还有容嬷嬷和管家。苏柳荷换上宽沿儿的时装帽,穿着天蓝色连衣裙与顾毅刃手挽手出了门。
  容嬷嬷笑着跟伍爷爷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处对象的小情侣。”
  伍爷爷晃着蒲扇给坛坛扇风,悠然地说:“挺好啊。我当年跟她奶奶——”
  容嬷嬷一拍脑袋:“哎哟,面要发过头了。”说完赶紧走了。
  伍爷爷:“……”
  坛坛扯着伍爷爷的胡子说:“然后呢?”
  “哎哟,轻点。…然后我就带她去弄好吃的。”伍爷爷欣慰地说:“那个年代兵荒马乱,好多人吃不饱肚肚呢。”
  坛坛咬着薯条说:“为什么不吃肯德基呢?”
  伍爷爷:“……”
  哎,聊个天心里好疲惫啊。
  老爷子起来,叫人送来小鱼杆:“乖乖钓鱼啊,爷爷就在边上看着你。”
  坛坛说:“那可不行呀,要扇风风才可以。”
  伍爷爷“哎”了一声,认命地给小祖宗扇风纳凉。
  苏柳荷许久没在京市逛街,见着街上大变样。
  人们穿着不再局限,逐渐跟国外的潮流接轨。大人们烫头焗油已经是寻常事,小孩子们穿着跟小蝴蝶一样,在公园里玩着各式各样的娱乐项目。
  街边的录像厅排着长队,五角钱一张《双雄会》《花园街五号》《生财有道》等电影,要是给一元二,那就是一整天的通票。
  录像厅外面还有《西子姑娘》《我们的田野》《港湾》等宣传海报。
  许多商店里还放着谭永麟、张果荣、费雨清等人的流行歌曲。
  苏柳荷不禁在心里感叹,短短几年时间变化太大了。等到九零年又是一副腾飞的面貌。到了21世纪以后,国家地位越来越高,一切都向非常好的方向追赶着。
  “怎么不走了?”顾毅刃揽着她的腰,哪怕身穿便服,俊男美女的搭配也引的路人频频侧目。
  苏柳荷对新时代的到来激动万分,小脸上神采飞扬:“我太爱这个时代了。”比起六七十年代,让她的心灵舒展、荡漾。
  顾毅刃以为她是从小海城过来还没适应,谁能知道一去近四年。街头巷尾风貌一新,在长街上还有不少外国人。
  俩人提前十五分钟到了话剧院门口,话剧院外面宣传海报已经不见样板戏的踪影,都是一些引进的新剧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