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不交替 第11节(2 / 4)
下午12:40——16:30:谢云独自在家,期间无人上门。
下午16:30——17:30:谢云在家,周父上门。
下午17:35前后:谢云被送上救护车。
x1:
和x基本一致。
x2:
下午12:40——16:15:谢云独自在家。
16:15:x和x1中没有回家的谢志强突然回来,本来应该在家里的谢云消失。
16:15——16:35:谢云不知所踪。
16:35:谢云从家里阳台坠楼。
x3:
?
谢臻书写时,有意避开了谢云死亡、遇害一类的字眼,写下x3里最后那个问号的刹那,油性笔忽然从他手中滑落,直直摔在底部的笔托里。
周遇看见他写字的右手用力攥紧又松开,反复了好几次,像是通过这种方式让手恢复知觉,又像是借着这个动作控制情绪。
她默默等了一会儿,直到谢臻不再重复那个动作,提笔在谢臻写的信息上做了如下标记——
x:
下午12:40——16:30:谢云独自在家,期间无人上门。
(?)
x2:
下午12:40——16: 15:谢云独自在家。
(?)
16:15:x和x1中没有回家的谢志强回来,本来应该在家里的谢云消失。
(?)
周遇在这几个时间段后面,用显眼的红色油性笔重重打上问号。
“6月19号下午四点半之前,真的只有谢云一个人在家,没有其他人上门吗?”
当年,案发现场的证据全都指向她父亲,所以调查重点一直聚焦在周家富身上。可是,亲身经历告诉周遇和谢臻,x2即第二次循环已经证实了,就算她父亲不在场,谢云还是会死。
至少在x2里,凶手一定另有其人!
不止这样,x2的变化也最多,谢云死亡的时间、地点甚至连死法都变了,而且凭空消失了很久。
“乍一看,x2里的改变最多,而且有些变化完全没办法解释,比如说,谢云19号下午本来应该待在家里的,为什么突然消失了?”
“为什么她消失了之后,最终还是从家里阳台摔下去的?” ↑返回顶部↑
下午16:30——17:30:谢云在家,周父上门。
下午17:35前后:谢云被送上救护车。
x1:
和x基本一致。
x2:
下午12:40——16:15:谢云独自在家。
16:15:x和x1中没有回家的谢志强突然回来,本来应该在家里的谢云消失。
16:15——16:35:谢云不知所踪。
16:35:谢云从家里阳台坠楼。
x3:
?
谢臻书写时,有意避开了谢云死亡、遇害一类的字眼,写下x3里最后那个问号的刹那,油性笔忽然从他手中滑落,直直摔在底部的笔托里。
周遇看见他写字的右手用力攥紧又松开,反复了好几次,像是通过这种方式让手恢复知觉,又像是借着这个动作控制情绪。
她默默等了一会儿,直到谢臻不再重复那个动作,提笔在谢臻写的信息上做了如下标记——
x:
下午12:40——16:30:谢云独自在家,期间无人上门。
(?)
x2:
下午12:40——16: 15:谢云独自在家。
(?)
16:15:x和x1中没有回家的谢志强回来,本来应该在家里的谢云消失。
(?)
周遇在这几个时间段后面,用显眼的红色油性笔重重打上问号。
“6月19号下午四点半之前,真的只有谢云一个人在家,没有其他人上门吗?”
当年,案发现场的证据全都指向她父亲,所以调查重点一直聚焦在周家富身上。可是,亲身经历告诉周遇和谢臻,x2即第二次循环已经证实了,就算她父亲不在场,谢云还是会死。
至少在x2里,凶手一定另有其人!
不止这样,x2的变化也最多,谢云死亡的时间、地点甚至连死法都变了,而且凭空消失了很久。
“乍一看,x2里的改变最多,而且有些变化完全没办法解释,比如说,谢云19号下午本来应该待在家里的,为什么突然消失了?”
“为什么她消失了之后,最终还是从家里阳台摔下去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