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绝地反击(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国内战争基本平定时,梁高祖解散了关中的府兵。
  并从府兵中精挑细选了三万人,组成皇宫的禁军,负责护卫整个皇宫的安全。又将渭水以北白渠旁边的丰腴田地分给他们,号为“元从禁军”。
  历朝历代禁军的挑选都是最为严格的,基本上都是身世清白的良家子或是战死的将士遗孤。
  梁太祖的行为倒是也没什么大问题,关中的这些府兵基本上都在梁朝征战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能力和忠诚度都是拉满的,让他们来做禁军护卫皇宫,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梁高祖唯一没想到的问题是:他们到底是更忠于皇帝呢,还是更忠于秦王?
  按照史料记载,早在两年前,也就是武德七年,秦王就已经开始了对这些禁军的拉拢。
  但这种拉拢的效果,其实并不确定。
  他不可能明着问这些禁军:本王要造反了,你们是支持本王还是支持皇帝?更不可能透露具体的细节。
  金银财宝送出去了,话也带到了,但这些禁军到底能帮他到什么程度,这就只能到事发当天才能知道了。
  而在禁军之中,秦王也重点发展了自己的人手。
  皇城中有十四卫,这其中,秦王是十二卫大将军,也就是名义上率领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侯、左右屯、左右领等十二卫。
  但问题在于,这十二卫虽然名义上听命于秦王,但秦王却不能指望着靠他们发动政变。因为这十二卫中,还是有许多人更听命于皇帝的。
  政变时,能够仰赖的只有绝对忠诚的私兵,也就是那八百人。
  至于这十二卫,很有可能出现政变当天指挥不动的情况。
  而且,十二卫的人也很难收买,因为他们是要轮值的,秦王自己也并不确定什么时候会开始政变。而全都收买的话,目标太多,也十分容易走漏风声。
  所以,秦王将目标瞄准了自己名义上没有控制的两卫,也就是左右监门卫。
  左监门卫负责进,而右监门卫负责出。在出入时,要核对门藉,出入皇宫有无许可、进皇宫要做什么,都需要仔细核查,否则是不能放人的。
  尤其是常何所在的“健儿长上”,一直是负责守卫玄武门的。
  所以,收买常何是玄武门能够成功的最关键节点。
  秦王之所以选择玄武门发动政变,是因为除了一些极重大的庆典节日,皇宫的南门都是不开的。想要进入皇宫,都要走北方的玄武门。
  那么既然常何如此重要,太子就没想过收买他吗?
  当然想过,而且名义上,常何还是太子亲信,深受信赖。
  所以,太子也以为自己胜券在握,有常何这个定海神针在玄武门,如果真有什么事情他一定会向自己通风报信,自然可以高枕无忧。
  可实际上,常何早在武德二年起就随秦王出征,武德七年的时候领军玄武门、收买禁军,一直都是只听从于秦王的双面间谍。
  于是,秦王实际上已经在常何,以及禁军这两个地方完胜了太子,而太子对此还一无所知。
  这一夜,秦王府灯火通明。
  虽然事先已经做过布置,但要在一夜之间将支持自己的人全都聚集起来、制定一个完善周密的计划,并且保证任何人都不泄密,这还是一个非常高难度的事情。
  在之前的斗争中,太子和齐王也没闲着。
  他们诬告尉迟敬德和秦王手下的一众将领虽然没有成功,被秦王给捞了出来,但他们也在不断地进谗言,让梁高祖拆解秦王府的配置。
  例如房玄龄、杜如晦等谋士,都已经被梁高祖调离了秦王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