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史料疑云(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于皇宫中,光点就更加密集。
  两仪殿左右侧分别是承乾殿和武德殿,这分别是秦王和齐王的府邸。
  而在东方的丽正殿和承恩殿,则是东宫,是太子的居所。
  数量庞大的光点,共同编织成玄武门之变的宽广舞台。而这些人的态度最终凝聚成的合力,将直接决定整个帝国未来百年的走向。
  在很多时候,历史会展现出它的必然性;
  但也有些时候,历史却又充满了偶然性。
  比如,一个王朝的气象,往往与它的开国之君高度一致。而一旦开国之君在某个关键节点做出了某个错误决定,导致另一位开国之君上位,那么未来百余年的历史,或许都将彻底改变。
  而在李鸿运纳闷这次的挑战应该如何开始时,他的面前出现了一本书册。
  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史书的合集。
  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繁体字,不过还好,下一秒钟这些繁体字就全都自动翻译过来,让他能够无压力地看懂。
  “这是……玄武门之变的相关历史记载?”
  李鸿运看出来了,这上面的诸多条目,基本上都是出自于各种各样的史料。
  比如,他所熟知的有《创业起居注》、《旧梁书》、《新梁书》、《资治通鉴》,还有许多他没听说过的书名,那有可能是之前曾经存在过、但后来已经役失的史料。
  古代,书籍属于十分珍贵且稀少的资源,尤其是史书,一般不会存世很多,像一些不太重要的史书就更是如此了。
  每逢乱世,各路军阀总是喜欢烧东西,府库、城池,常常被付之一炬,而很多珍贵的史料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役失了,再也无法见到。
  《资治通鉴》是研究梁代历史的重要史料,正是因为文君实在撰写它时,还能够看到许多现在看不到的、新旧梁书之外的史料。
  而文君实是综合了这些史料的记载,综合考证一番之后,才将它们写到了《资治通鉴》中。
  所以,《资治通鉴》写梁朝的部分,并不是全盘照抄新旧梁书,而是有它独特的史料价值。
  名目繁多的各种记载,以及诸多史料的名字,让李鸿运看得眼花缭乱。
  而后,在他的视野中出现了通关目标。
  【本阶段的长安城,是被扭曲、改变后的长安城。】
  【玩家可自行判断史料真伪,一旦确定,长安城的情况将根据玩家对史料的判断结果而发生改变。】
  【选定光点,即可以该角色视角进行观察,并有概率获得记忆碎片。】
  【尽可能还原玄武门之变的原貌,完成度达到70%以上视为通关。】
  看到通关目标,李鸿运不由得有些意外。
  因为这次的通关形式,与之前的模式全然不同。
  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有可能是被扭曲,篡改过的,比如,某个人物与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不符,或者某件事情的发展和走向,与历史上的走向不同。
  而李鸿运要自行判断史料真伪,一旦判定,那么史料就会固化这个世界中的某些因素。
  比如,假设某条史料中记载了太子英明神武、运筹帷幄,而李鸿运采信了这条史料,那么这个世界中的太子就会真的变得英明神武、运筹帷幄。
  反之,如果某条史料中记载了太子恣意妄为、愚昧蠢钝,而李鸿运采信了,那么这个世界中的太子就会真的变成废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