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万妖之都(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皇机缘巧合进入上古妖界,随同长清游历不为人知的万妖之都,惊叹妖都地大物博,包罗万象各种妖物数之不尽,便将沿途所见所闻都记载下来,后离开妖都后编撰成书,这便是后世流传的山海经。”柳长清点点头不慌不忙的答道,“后世之人认为山海经荒诞离奇就是因为书中所记载的山川地理和现在的疆域难以吻合,殊不知秦皇所记载的完全是另一个与世隔绝的妖界。”
  “那就好了!”羽生白哉一阵欣喜。
  聂牧谣不解:“好什么?”
  “秦皇也是凡人啊,他既然能出去,说明一点有离开妖都的办法。”羽生白哉迫不及待问柳长清,“秦皇是如何出去的?”
  “比不得,比不得。”柳长清寿与天齐,历经千百年看遍世间万事万物,早已不会再有人或事能惹他一笑,可听到羽生白哉的话,柳长清笑了。
  “他同样是凡人,有什么比不得?”羽生白哉不懂。
  柳长清笑而不语,沉默了少许:“诸位既然已入妖都,只需记住一件事,除非诸位能号令万妖,否则永困妖都。”
  “你这妖物不厚道,明明知道办法又故弄玄虚。”羽生白哉无可奈何。
  “长清终究是妖物,该说的不该说的,长清都已经说的太多,再明言怕是会泄露天机,还望诸位见谅。”
  众人也不再继续追问,只想尽快找到顾洛雪的下落,可入了妖都这么久,此地乃是万妖之都可一只妖物未见,倒是此处景色宜人,山中烟云变化的万千气象,群山壮丽,峰峦奇峭,但见山壁之上布满大小不一的洞穴,山洞幽奥从洞中涌出清澈溪流汇聚而下成一潭湖水。
  聂牧谣好奇问道:“这些洞穴是妖物所凿?”
  “非也,洞天乃与妖都同时形成,是妖物坐忘心斋,返璞归真的修行之所。”
  “妖物为何在洞穴中修行?”羽生白哉继续问。
  “妖与仙都超脱凡人之人,妖都虽不在三界之中,但却自成一系,修炼法门与仙神无异,成妖不易,起初可能只是一株花,一棵草,甚至是渺小的蝼蚁,需经百万劫难修炼方才有入妖都的资格。”
  “妖都一直被封禁,妖物不能随意出入,修炼又有何用?”羽生白哉问。
  “俗世烦躁多苦,问世间谁人无忧,唯仙神逍遥无忧,若能修成大罗金仙居于大罗天,不老不死永生不灭,仙境极乐无所忧愁,而红尘凡人居于地界,顺生应死繁衍不息,得失苦乐交炽。”柳长清看向聂牧谣淡淡一笑道,“妖与仙神不过在一线之间,人可修炼得道成仙,妖却不可,天地人三界无群妖容身之地,天界甚至还降下上古神物锁困妖都,万妖在此修炼便是为了等一个机会,一个能与三界同立的机会,自从山河社稷图失位,让万妖看到了千古难寻的契机,所以才会倾巢而出,千方百计争夺神物。”
  “难不成这些洞穴有奇特之处?”聂牧谣问道。
  “此乃洞天福地。”
  羽生白哉一头雾水:“何谓洞天福地?”
  聂牧谣在一旁解释:“洞天福地乃是九天之境,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修道之人认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众仙所居,居此修炼或登山请乞,则可得道成仙。”
  “俗世洞天又岂能和妖都中的相提并论,妖都内外三十六天,乾坤既辟,清浊尽分,融为江河,结为山岳,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含藏风雨,蕴蓄云雷,为天地之关枢,为阴阳之机轴。”柳长清笑言道,“这些洞天福地乃是补天石所化,内蕴天地灵气,妖物入其中潜心修炼,若渴饮溪水,能净俗世之污浊,外面有神树若干,上果实生生不息食之不饥。”
  “妖都里的妖物都修炼了多久?”羽生白哉随口一问。
  “有长有短,可妖物各自造化。”
  “那,那你呢?你既然也是妖物,想必也在这些洞天中修炼过。”羽生白哉试探着问,“你又修炼了多久?”
  柳长清张开五指。
  “五百年?”
  “五百劫。”
  “一劫是多少年?”
  “长清与天地同生,这天地有多少岁,长清便修炼了多少年,具体日子长清真记不清了。”柳长清云淡风轻道。
  羽生白哉一怔,如若柳长清所言非虚,那么妖都内的妖物都是有千百年修炼的妖力,一个都难以应对别说是万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